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1953年6月,朝鲜战争刚停火,秦基伟就接到命令急忙从朝鲜赶回北京,他原本以为彭老总只是叫他去汇报工作。
在向彭老总完整汇报了战斗经过和朝鲜局势后,他正准备告辞回家,却意外得知毛主席要亲自接见他。
秦基伟这下有点懵了,他刚下火车就赶过来报到,完全没料到会这么突然就要去见毛主席,心里一下子比打仗时还要紧张。
我试着问彭总能不能宽限些时间,但秦基伟这次回国是主席亲自安排的,总不能让他老人家等我们吧。
秦基伟只好鼓起勇气去面见毛主席。主席看到秦基伟进来,便招呼他坐到身旁,还顺手递了一支烟给他。
秦基伟直接回绝了,他简单地说:“我不抽烟。”
领导给你递烟你不拿,就像上司夹菜你挪盘子,虽然领导没说什么,但之后秦基伟可没少遭罪。
事实上,秦基伟不仅会吸烟,而且烟瘾特别大。那几天警卫员发现他竟然不抽烟了,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。
秦基伟回应道,他已经向主席保证过不再抽烟,如果再抽岂不是违背了诺言?作为毛主席的战士,说话要算数,承诺了就要兑现。再说了,戒烟比起打仗来,难度小多了。
既然戒烟这么简单,秦基伟之前为啥还一直抽个没完?
秦基伟从小就没碰过烟,他家里条件虽然不算太差,但也只是勉强能吃饱饭,哪还有闲钱买烟抽。
秦基伟八岁那年,父母把他送进了私塾。他爸妈都是老实人,没指望他有多大出息,只盼着他能认几个字,会读会写,以后能帮家里看看官府贴的告示,算算庄稼收成。
秦基伟从小就不爱读书,总爱溜出去抓鱼摸虾,私塾老师为了管住他,没少打他的手板子。
经过两年的学习,秦基伟的手心挨了无数次打,但他还是不肯用功读书。最后,老师实在没办法,只好让他离开私塾。
那时候的秦基伟完全没意识到,这件事会成为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。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他:说他是个文化人吧,又不像;说他不算文化人吧,却又有点文化的样子。
秦基伟辍学回家后不久,家里就遭遇了天花的袭击。父母和大哥都因病离世,年仅11岁的他侥幸活了下来,但脸上留下了许多痘疤。失去亲人的秦基伟无依无靠,守着家里的田地,白天在地里忙碌,晚上还要料理家务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
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,1927年革命的洪流就席卷到了秦基伟的老家。当时他正像往常一样,在家里专注地劈柴。突然,他的一个堂叔急匆匆闯进门,冲着秦基伟大声喊叫。
别砍柴了,乡亲们都起来造反了,赶紧跟大伙儿一块儿去打县城吧!
突然,屋外冲过一队农民,他们衣衫褴褛,却个个手持长矛、大刀,高声呼喊着。秦基伟毫不犹豫地接过一根长矛,跟着人群跑了起来。这一跑,他就加入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麻起义。
秦基伟起义后,连家门都没进就投身红军,经过几个月在部队的磨练,他顺利加入三团机枪连,成为一名普通士兵。
秦基伟所在的机枪连,实际上他手里只有一把梭标。上了战场,他眼巴巴看着别人端着枪开火,自己却只能趴在地上躲避,心里焦急万分,手脚都不听使唤了。
他猛地一声怒吼,瞬间跳了起来,握紧长矛就朝敌人的阵地冲了过去。当时他对抗的是郭汝栋的部队,这支部队的实力可不一般。
秦基伟不顾生死,顶着密集的子弹冲上前去,对方见状吓得魂不附体,赶紧丢下武器转身逃命。秦基伟因此获得了他的第一支枪。
靠着这股拼劲儿,秦基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屡战屡胜,短短几个月时间,他就从普通士兵升任为排长。
到了1931年,秦基伟已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营二连的连长,在徐向前元帅的指挥下,多次成功打退了国民党发起的重大攻势。
在我军早期的战役里,手枪营可不是一般的作战队伍,它的主要任务是啃硬骨头、解决难题。每当总部下令让手枪营出击,它总是冲锋在前,毫不退缩。只要是为了赢得胜利,手枪营就没有不敢接的任务,总是勇往直前,毫不畏惧。
在一场反“围剿”战斗中,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,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总指挥徐向前不幸被子弹击中,负伤倒地。这一突发情况使他瞬间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。
危急时刻,秦基伟一声怒吼,挥舞着大刀冲向敌阵。刀光闪动间,敌人接连倒下。他成功救出徐向前后,又转身杀回战场。在他的激励下,战士们斗志昂扬,打得敌人落花流水,最终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。
秦基伟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坚韧,然而他也养成了吸烟的嗜好。随着他晋升为高级指挥官,对香烟的依赖日益加深,每天不抽个一两包就难以忍受。
一开始他并没有烟瘾,纯粹是因为在战场上总是冲得太猛,而作为高级指挥官,又得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琢磨作战策略。
为了平复情绪,他只好点燃一支烟。靠着这种方式,秦基伟不仅保持着勇往直前的斗志,还练就了沉着稳重的性格。没过多久,他就成了红军队伍中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。
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后,他又接到新任务,随西路军西进,为开辟国际支援通道而战。
可惜我们人数太少,西路军连吃败仗,最后秦基伟带着一小队人马保护后勤部队突围,逃到临泽时却遭到马家军四面围困。
秦基伟面对危急局势保持冷静,一边指挥部队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,一边伺机寻找突破口。经过一番艰苦努力,他带领部队成功突围,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安全返回延安。
抗战全面打响后,秦基伟奉命前往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斗争。按照上级安排,他在太行山一带组建了一支抗日独立部队,并亲自担任这支队伍的司令员。这支队伍后来被人们称为"秦赖支队",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秦赖支队组建之际,日军早已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。他们频繁对我方根据地展开清剿,每到一处就肆意纵火、杀戮、抢夺,犯下滔天罪行,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。
日军能够轻易对根据地展开扫荡,主要原因是双方武器差距太大,再加上一些汉奸主动投靠,甘愿为日军打探消息,大量出卖自己的同胞,这让秦基伟感到非常气愤。
为了收拾这些十恶不赦的卖国贼,同时切断鬼子的情报来源,秦基伟命令敌工部和各地游击队,全力搜集汉奸的活动信息,准备一网打尽。
准备工作迅速就绪后,秦基伟带领锄奸队趁着夜幕迅速行动。十几个县的百姓和士兵齐心协力,仅用一晚时间就消灭了上百名罪大恶极的汉奸。
锄奸队在处决汉奸后,特意在尸体旁留下警示信息,告诫那些仍然想与日本人狼狈为奸的叛徒。
第一轮清理内奸的行动刚结束,秦基伟就带领秦赖支队展开攻势,一口气端掉了七十多个日伪军盘踞的据点,并消灭了二百六十多名投靠敌人的汉奸。
这场战斗让日伪军损失惨重,日本人被吓得再也不敢单独外出行动。许多汉奸担心遭到报复,纷纷夹起尾巴做人。失去了汉奸的情报支持,日军就像瞎子一样,只能躲在城里不敢露面。
解放战争期间,秦基伟因为常年带兵打仗,抽烟的习惯已经成了他标志性的特点。虽然战事还没完全结束,他依然离不开手中的香烟。
中国刚成立不久,朝鲜那边就打起来了,战事很快烧到了咱们家门口。
尽管在几场重大战斗后,"联合国军"陷入了不利境地,被迫开启了停战对话,但他们并未放弃扭转战局的努力。他们抓住我军后勤供应不足的软肋,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更多优势。
1952年10月14日,以美国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对五圣山发动了代号为“金化攻势”的军事行动,目标是攻占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。
那时,敌军派出了11个步兵团队、8个炮兵单位,还有170辆坦克,直奔五圣山而来。可我们的大部队还没集结完毕,五圣山那一带,只有秦基伟带领的15军一支队伍在守着。
秦基伟果断调整战术,迅速构筑防线,凭借五圣山仅有的制高点——上甘岭,顽强抵抗“联合国军”的猛烈进攻。
从10月14日到20日,15军45师在战场上与“联合国军”展开了激烈交锋。他们独自对抗了17个营的敌军,经过多次阵地争夺,成功消灭和击伤了超过七千名敌人。之后,部队转移到坑道中继续坚守作战。
撤进地道后,秦基伟带领44师和29师,与45师协同作战,持续向“联合国军”阵地发动进攻,为其他志愿军部队争取了回防的宝贵时间。
经过十天艰苦奋战,志愿军第12军及时赶到前线。在19个炮兵连的强大火力配合下,我军成功收复了上甘岭阵地。这场战斗共歼敌25万余人,迫使"联合国军"代表不得不再次回到谈判桌前。
上甘岭战斗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,就连久经沙场的秦基伟也感到压力巨大。他守在指挥所里,根本不敢闭眼休息,手里的香烟一根接着一根,片刻不停。
不抽根烟,他就没法静下心来琢磨对策。仗打完了,他和45师的师长累得浑身发软,连走路都费劲,上厕所都得让人搀着才能挪动。
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,秦基伟接到调令返回首都。他指挥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防御,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毛主席一直盼着能亲眼见见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。当秦基伟出现在面前时,主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不过当时还不是欢庆胜利的时候,主席也没特意准备什么,便随手从桌上拿起一盒香烟,抽出一支递给了秦基伟。
秦基伟嗜烟如命的名气丝毫不逊于他战场上的威名,主席估计是有所耳闻,才特意把自己珍藏的好烟送给了他。
秦基伟突然表示自己不会抽烟,这让两个人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。后来他回到家,跟妻子提起这件事时,脸上还带着不自在的表情。
他跟妻子讲,见到主席时心里特别忐忑,可刚进门主席就表扬了他,这让他瞬间热血沸腾,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在主席面前展现出最好的自己。
当主席递来香烟时,他觉得在领导面前抽烟显得不太礼貌,便顺口说自己不抽烟。可话一出口,他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。
秦基伟可是个实实在在的老烟枪,要是他在主席面前硬说自己不抽烟,那不就是睁眼说瞎话吗!
在毛主席面前,秦基伟觉得绝对不能骗人。为了兑现自己说过的话,他下定决心按照对毛主席的保证,把抽了十几年的烟彻底戒掉,从此再也不碰香烟了。
戒烟的煎熬,只有那些老烟枪才能真正体会,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将是一段难熬的日子。
秦基伟打定主意要戒烟后,就把这个决定告诉了身边的战友,还特意请他们帮忙盯着自己。战友们听完都乐了,觉得他是在说笑。
他们都是老烟枪,都清楚戒烟有多不容易。秦基伟抽了几十年的烟,早就把抽烟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了,现在突然说要戒掉,确实很难让人相信。
秦基伟虽然解释了原因,但同伴们都没当真,认为他只是随口一说,过不了多久就会回到老样子。可这次他们看走眼了,谁也没想到秦基伟的决心如此坚定,他完全改变了以往的做法。
秦基伟下定决心戒烟后,就再也没碰过香烟。戒烟的滋味特别难受,但他坚持下来了。其实他最初抽烟是为了提神醒脑,让自己更专注。
所以他一戒掉香烟,晚上睡不着觉、心里难受的问题马上就来缠着他了。这些困扰让秦基伟白天也没法专心做事,身体不舒服常常让他满头大汗,饭量和喝水都比以前多多了。到了后来,他连坐着都觉得特别费劲,简直使不上劲儿。
尽管遭受了巨大的折磨,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。多次在战场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,让他对痛苦有了超乎寻常的忍耐力。
他把向主席许下的诺言当成一场硬仗来打,始终绷紧神经,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样。就这样,他一步步攻克难关,最终成功戒掉了多年的烟瘾,战胜了那个看似无法战胜的"敌人"。
最后,总结一下:
信仰到底能有多大能量?看看秦基伟的故事就知道了。他这一辈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只要心中信念够强,就没有打不倒的对手。
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,秦基伟硬是创造了奇迹。他凭一支梭标换来一杆枪,在上甘岭顶着数万吨炮弹坚守阵地,还用坚强的毅力戒掉了抽了十几年的烟。
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做不到的,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最终都能成真。要说创造奇迹的关键是什么,那一定离不开内心坚定的信念。

